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,希腊数学家就已提出透视图法的基础光学理论,有位数学家尤克立德(Eukleides)说,视线是直的,且形成以眼睛为顶点,物体为平面的锥体,因此同样物体在远处看起来较小,平行线看起来集中于一点,将圆形倾斜则变为椭圆形。
数学家发现相关的视觉理论后,艺术家与建筑师也纷纷投入研究与应用,西方以理性与科学方法使透视图法发展得相当成熟,世界各地对这种线型透视的发展早晚不一,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应该算是非常蓬勃发展的时期,在严谨理性的态度下,透视图法几乎成为绘画表现空间的唯一法则,影响甚巨。
透视在古代是一种描绘视觉空间的科学,试想我们的眼睛随时会任意移动、改变方向、改变焦距,古人要把自己的所见画下来,从平面的轮廓描绘,进步到绘制透视图,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发展o时至今日,摄影技术帮助我们去了解,详细观察空间环境,因此我们可以将相机所拍下的事物与透视图法作比较,对透视图会有另一层更新的了解。
为什么会有透视效果?因为人的两眼有着一定的间距,所以对一件东西(或一件东西上的某个部位)而言,其实两跟是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它的,所以东西会有往后紧缩的感觉。
越近的东西两眼看它的角度差越大,越远的东西两眼看它的角度差越小,很远的东西两眼看他的角度几乎一样,因此放得离你较近的东西,紧缩的感觉较强烈,所以说画静物一定要注意透视,画远处的风景倒还无所谓。
既然所有的东西都会往后紧缩,那么必然会交汇在无限远处的点,透视的要诀在于定消失点,一幅画只要所有的物体都延伸聚于相同的消失点,看起来就会合理,所以要让自己的画看起来不突兀,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就够了,比做精准的测量更有效。